“孕育”是无数家庭的期望,可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目前“不孕症”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在遇到“孕育”问题时,为什么要尽快寻求专业助孕机构的帮助,且宜早不宜迟呢?

生育力下降是残酷的现实

image.png

这一点,女性较男性更为明显。

30岁之后卵巢功能的生物性衰退将进入快车道,这意味着无论“生育概率”或“生育健康子代的能力”都将进一步下降,重要的是这一过程是不可逆的。

所以,当有了生育计划后,要趁早解决“孕育”问题,很多夫妻采取的“拖延”态度最后只能抱憾终身。

另外,男性的生理需求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是造成受孕概率下降的又一大“罪魁祸首”。

了解生殖学界的探索历史

人类生殖学界经历了数百年的探索。几代科学家、医学家倾其毕生精力,闯入禁区,才逐步揭开人类“生殖”的面纱。

1978年,以英国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与产科医生帕特里克斯特普托通力合作,诞生世界首例试管婴儿为里程碑,才标志着现代科技真正打开了“生殖”科学的大门。

此后,在传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简称试管婴儿技术)基础上,新技术不断得以更新:

1983年首例冻胚试管婴儿诞生;

1992年首例单精子卵母细胞浆注射(简称ICSI)试管婴儿诞生;

之后的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简称IVM)试管婴儿诞生;将精子放6000倍形态学选择的单精子卵母细胞浆注射术(简称IMSI);以及正在临床试验阶段的卵母细胞浆置换技术(简称Augment),和配子阴道内受精及初期孵化技术(简称INVO)等等……

都无不期望通过技术的创新,将不孕问题迎刃而解,从而让每个希望变得不再等待。

走进生殖医学,了解试管婴儿

尽管试管婴儿已走过了38个春秋,但在社会上仍有很多人抱有错误的观念,认为试管婴儿是临床医生与胚胎学家共同制造的“生命”,其实试管婴儿技术并不制造“胚胎”,只是“精子”与“卵子”的搬运工。

如同自然受孕的过程,试管婴儿技术仅仅是使用“培养皿”和“培养箱”替代母体的“输卵管”和“子宫”,完成“精卵接触-受精-胚胎发育”的过程。

虽然换了新家,但每一过程都不能超越或省略,所以,大家不必担心“试管婴儿出生的孩子不是自己的宝贝”或者“试管婴儿出生的孩子不全是自己的宝贝”这样的问题。

另一个担心就是治疗伴随的痛苦。一系列的药物、手术,是否会带给自己伤害?

多数男性可以通过自己DIY获得足够试管婴儿治疗所需的“小蝌蚪”,只有少数重度少精症患者需要尝试附睾或睾丸穿刺取精治疗,这一过程可在局麻下完成,并不痛苦,不必恐慌。

另外,女性常顾虑使用药物是否会导致卵巢早衰等问题,被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所否认,只是大量使用激素类药物,短期内会造成浮肿、下腹部坠胀等不适。

但减少药物使用剂量,以及用更加接近自然状态的“微刺激”、“自然周期”、“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技术,完全可以最大限度内消除治疗本身带给身体的短期不适,而且这种短期不适随治疗的结束也会消失。

至于对取卵手术存在心理障碍,每个人对痛觉的忍受能力不一样,为了消除紧张,怕疼的女性可以选择无痛取卵。

试管婴儿技术的安全性

试管婴儿诞生初期就萦绕着“子代安全性”的问题。的确,对于一项新技术应用于人类需要持有审慎的态度观察近期及长远期影响。

随着医学界积累了越来越多的证据,现有的数据结果显示与自然妊娠对比,试管婴儿并未增加新生儿出生缺陷率。

正是由于这一伟大的科学创新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2010年,在首例试管婴儿路易斯布朗诞生32年,并为人妻、为人母、享受健康生活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才授予了这位85岁高龄学者。

这足以显示,医学界及科学界对试管婴儿技术安全性的认可。

至此,大家已经对生殖医学及试管婴儿技术的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了为什么不孕症治疗宜早不宜迟。你还在等什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原文地址:《还在纠结要不要做试管?看完这篇你就有答案了》发布于:2022-09-19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16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