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管婴儿助孕中,胚胎反复种植失败仍是个难题,提高胚胎植入率的关键之一,是找到合适的子宫内膜种植窗。
“子宫内膜种植窗”可以个性化分析吗?
临床上一部分患者有“不错的内膜”和“优质的胚胎”,但好几个胚胎或囊胚移植后仍无法成功受孕。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因为胚胎移植时,子宫内膜容受性“不在状态”。生理上,子宫内膜只有短暂一段时期处于容受状态,适合胚胎着床,称为“种植窗”。有些女性的“种植窗”与一般人不同,不按套路出牌,喜欢“迟到”或“早退”,常规的移植时间并不适合她们。为了抓住这种“有个性”的“种植窗”,医生们可谓是绞尽脑汁。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以下几个指标,对抓住“种植窗”很有价值:
一、经阴道超声超声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指标有:子宫内膜的厚度、回声类型、蠕动波、容积、血流阻力等。
单看厚度不一定能代表子宫内膜的孕育功能,薄的子宫内膜确实更容易导致流产,新生儿的出生体重也更低,一般认为,适合胚胎种植的子宫内膜厚度至少需要7mm。通常认为打夜针时子宫内膜为三线型(A型)、移植日内膜蠕动呈低频正向、频率<3次/分时,妊娠率更高。内膜容积大于2.5cm3时,妊娠率更高。单一超声指标对内膜容受性的预测价值有限,应联合多种超声参数综合评价。 二、子宫内膜容受性芯片(ERA)月经周期中,响应卵巢激素的号令,子宫内膜的形态不断变化,基因表达也发生周期性变化。“种植窗”的打开和关闭,受到严格的基因调控。ERA技术可以快速检测子宫内膜中的基因表达,从分子水平窥探子宫内膜动态。
一些研究表明,约15%-25%的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种植窗发生了改变,如果对这类患者进行ERA检测,也许可提高妊娠率和植入率,改善妊娠结局。但目前临床的循证证据上不很充分、检测方案的局限、加上昂贵的费用,让ERA技术仍难以普及推广。
三、胞饮突电镜观察到的胞饮突是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形成的胞质外突起,呈花朵状。胞饮突的形成依赖孕激素的作用,胞饮突是“种植窗”开放的重要的标志,目前的研究显示,胞饮突数量及成熟比例与胚胎成功种植密切相关。尽管胞饮突不成熟并不意味着绝对不孕,但这部分患者的流产率与反复移植失败率确实更高一些。
胞饮突出现、发育、退化的时间与子宫内膜种植窗完全吻合,是理想的形态学标志物。然而,胞饮突出现的时间个体差异大,检测需要子宫内膜活检和电子显微镜观察,比较昂贵,检测时间也比较长,相关技术有待进一步优化。
四、各种生物分子胚胎着床过程相当复杂,子宫内膜中许多“活跃的”生物分子、细胞因子、受体参与了这一过程。有科学家提出,可利用这些生物分子进行建模,预测子宫内膜的“种植窗”。
胚胎着床是一个胚胎“种子”与子宫内膜“土壤”的配合过程,找准子宫内膜种植窗,抓住“好时机”进行“播种”,也许能解决部分胚胎反复种植失败难题。为不孕女性提供更加精准的医疗服务,是医务科学工作者不懈的追求。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原文地址:《“子宫内膜种植窗”可以个性化分析吗?》发布于:2022-06-28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